教学动态

当前位置:教学管理>教学动态

“红色走读”活动丨365英国上市官网“云游”作品展播

发布时间:2023-10-19

字体大小:

作品:《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奋进力量》

blob.png 

 

中国共产党

“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,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。”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中国共产党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,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和艰苦的努力,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,并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发展。

“中国产生了共产党,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,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,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,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。”这段话出自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。

伟大长征精神

跨越时空的长征精神,散发着动人魅力和恒久价值。来到位于土城镇的“青杠坡战斗遗址”参观,感悟长征精神。为了救国救民,不怕任何艰难险阻,不惜付出一切牺牲,让人胆寒的铁索桥上,22名勇士奋力厮杀。鸟飞不过的雪山上,红军战士艰难跋涉。

党史展览馆内,飞夺泸定桥和翻越雪山的实景展示,生动再现了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”的英雄气概 。这是一条充满艰辛、牺牲、救亡的路,也是一条党和红军从血泊中顽强爬起、走上伟大转折的路。他们 不知道何处是落脚点、何时迎来胜利,但抗日救亡的决心和共产主义信仰未曾动摇,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。“忍看山河碎?愿将赤血流!”红军将士冒严寒、顶风雪,吃草根、食野菜、啃树皮,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,纵横驰奔。

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,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,攻占700多座县城,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,平均年龄不到30岁,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,其间共经过14个省,翻越18座大山,跨过24条大河,走过荒草地,翻过雪山,行程约二万五千里,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,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。1936年10月,红二、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,同红一方面军会师。红军三大主力会师,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。

长征,是用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;长征,是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。伟大长征精神,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,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,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;就是为了救国救民,不怕任何艰难险阻,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;就是坚持独立自主、实事求是,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;就是顾全大局、严守纪律、紧密团结的精神;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,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、患难与共、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
兴国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精神

革命热血晕染红色土地,英雄灵魂铸就芳草缤纷。兴国县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,是“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。为深入了解兴国红色文化,传承将军精神,我们跟随线上讲解员的步伐,一同云游了兴国将军公园,一起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与热血革命。

兴国历史悠久,建县于三国,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。兴国钟灵毓秀、人杰地灵,向来以丰富的资源、悠久的历史文化、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富饶的物产著称于世。

兴国是全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、红军县、烈士县和满誉中华的将军县。苏区时期,全县23万人口,参军参战的就达9万多人,为国捐躯达5万多人,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,长征路上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。在血与火的考验中,孕育了肖华、陈奇涵等56为共和国开国将军。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兴国人民创造了“第一等工作”,并亲笔书写了“模范兴国”的奖旗授予兴国。

“哎呀嘞,苏区干部好作风,自带干粮去办公,日着草鞋干革命,夜打灯笼访贫农。” 人们一听到这首《苏区干部好作风》就想起当年苏区干部穿草鞋、提灯笼、背干粮、走山路、访贫问苦的身影。它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当年苏区干部的精神风貌,同时也真切地表达了苏区人民群众对苏区干部的崇敬和爱戴。

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是由中央宣传部和江西省委宣传部批准兴建,馆内分六个展厅,通过高仿真雕塑和声、光、电等现代布展手段,利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、图片以及实物、场景、多媒体影视合成等形式,向我们展示当年苏区干部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,密切联系群众,执政为民,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优良作风,也是全国唯一以苏区干部好作风为主题的陈列馆。

李美群(1911年-1936年)江西兴国人。1929年加入共青团。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兴国县妇女部长、江西省委组织部长、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等职。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。中央红军长征后,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斗争,在战斗中被俘,经过一年多监禁,受到严刑拷打,宁死不屈,于1936年悲壮牺牲。

“历史因铭记而永恒,精神因传承而不灭”。李美群同志,您艰苦抗争、不畏牺牲的伟大革命精神,是青年一代踔厉奋进的引领,我们将脚踏实地、不负嘱托,努力弘扬伟大革命精神。

一幢旧址、一个个革命故事,记录着筚路蓝缕的革命之路,传承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,彰显着代代相传的初心使命。

今天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,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,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。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遗志,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,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!

 

团队作者:

刘衍玉、陈恒剑、兰雪彬、余 姚、毛雨欣、武梦瑶、魏婧雯、张

 

作品:《写给一双鞋子的信》

 blob.png

 

亲爱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鞋:

我写下这封信,心中充满着对你们的感激和敬意。在那个重要时期,你们见证了无数历史的转折点,承载了一个国家的奋斗与希望。正因为如此,你们是如此特别,如此珍贵。很荣幸有机会以现代鞋子的身份与你们交流。我想向你们致敬,因为你们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,见证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刻。回想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,一个充满动荡和困苦的年代。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,祖国遭受侵略和压迫。但面对种种挑战,你们,作为当时的鞋子,默默地陪伴着人们,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。你们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表,或者是现代鞋子那样丰富多彩的设计,但你们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安慰和温暖。你们是他们在草地上、田野间坚定脚步的庇护所,是他们尽管身处战火之中也能找到一丝安宁的象征。在那个时代,红色是家喻户晓的颜色,代表着中国革命的火热与血性。在你们身上,红色成为一种象征,它不仅是鲜艳的色彩,更是一种信仰和希望。红色文化在你们身上发挥着强烈的力量,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,奋发向前。或许,你们会经历岁月的磨损,蒙尘与变迁,但你们依旧无私地奉献,默默地守护。即使困境降临,你们从不退缩,始终坚守着初心。当时的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艰辛和挑战,而你们陪伴着他们,走进每一个场景,见证每一步动荡时期的变迁。让我向你们介绍一下现代社会的鞋子。随着科技和设计的不断进步,现代鞋子不仅仅是一双具有功能性的物品,更是承载了时尚、个性和舒适性的象征。无论是运动鞋、休闲鞋还是高跟鞋,都融入了先进的材料和创新的设计理念,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。如今,我代表现代社会的鞋子,谨向你们致以由衷的敬意。我们深知,这一成就离不开你们曾经所开启的历史航程,离不开你们为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。与此同时,我想强调现代社会对于红色革命文化的尊重和推崇。红色代表着中国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,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。正是这种红色文化的熏陶,激励着我们成为更加积极向上、奋发进取的人。因此,在现代社会中,红色文化依然保持着活力,并被广泛传承和弘扬。在现代社会,红色文化的火种依旧燃烧,我们承袭了你们曾经带给世界的精神和信仰。红色在我们的文化中不仅是一种颜色,更是一种激情和力量的象征,在这个象征中,我们豪情万丈,追求卓越。尽管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但我们对你们这一时期所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。那个时代面临艰难的挑战和困境,但你们始终坚守初心,为中国的发展默默奉献。你们以可靠、舒适和耐穿的特点,支撑起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步履,给予他们前行的勇气和力量。今天的我们继承了你们的努力和精神,通过先进技术和创新设计,打造出更好的鞋子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。我们也意识到,作为现代鞋子的一分子,我们有责任将你们时代的记忆传承下去,让后代能够从中汲取勇气和智慧。最后,谢谢你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足迹,让我们能够领略到20世纪的辉煌和荣耀。愿你们的努力和奉献永远被铭记,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灵感。请允许我向你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。是你们苦难中的坚守与希望,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。你们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,也是我们时代的启示者。愿你们的辛勤和奉献永远被铭记,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灵感。致以最诚挚的问候。

现代鞋子


2023年10月
团队作者:
赖文华、刘庆红、符致贤、曹 悦、胡宇豪、石鑫亚、周立超、肖振俊、徐在伟

 

 

 

作品:《赓续新时代》

 blob.png

 

作者:钟芳芳

 

 

作品:《南昌起义》

 blob.png

 

作者:

 

 

作品:《红色永传承》

 

 blob.png

作者:王芳玉、郭玉珍

 

作品:《奋进新征程》

blob.png


作者: 星、刘祥英

 

作品:《不忘初心,奋力前行》


blob.png

作者:费艾拉

 

作品《党心筑梦》

blob.png

作者:

 

作品《红心向党》


blob.png

作者:黄家艺

 

作品《我与雷锋促膝长谈》

blob.png

   穿越时空的对话,战火纷飞的年代,俯身救助的身影在一声声啼哭中慌慌张张。“如果你是一滴水,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?如果你是一线阳光,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?如果你是一颗粮食,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?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,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?……”时年不满18岁的雷锋在日记中写下这段话,对人生价值发出了直击灵魂的拷问。毛泽东的提词,叩问每一个甲子的初心,聆听一个甲子的回响,“雷锋七问”每每读来依然滚烫。虚度光阴还是奋发图强?在日记中,雷锋以“一滴水”“一线阳光”“一粒粮食”“一颗最小的螺丝钉”发出“七问”审视自己,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。纵观雷锋短暂的一生,他始终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,对新中国、新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,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、学习之中去。从农民、工人到战士,无论何种身份,雷锋都以“甘当螺丝钉”的精神,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。雷锋精神就是当代的奋斗精神、创造精神,被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接力传承、生动诠释。他们之中就有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。他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,扎根大亮山,义务植树造林。从黑发到白首,从荒山到绿洲,“拧在哪里,就在哪里闪闪发光”。在平凡岗位铸就不朽人生,这是雷锋精神的鲜明特征。近年来,我从南到北跋涉着,一次次探寻你的人生履痕,探访你平凡而伟大的世界。我在望城简家塘倾听你的故乡亲友讲述有关“庚伢子”的年少往事,在荷叶坝仿佛听到了雷正兴朗朗的读书声,在沩水河畔“看到”你迎风冒雨直奔抢险工地的身影,在团山湖“找到”了你驾驶当地首台拖拉机的倩影,在鞍钢“欣赏”到你优美的舞姿,在辽阳弓长岭感受到你运木材、挑石头的劲头,在抚顺搜集到许多传颂你“好事做了一火车”的佳话……从你的亲属、玩伴、领导、知己、同事、工友、战友、摄影宣传员、学生等的述说中,我清晰地追溯你的来时路,感喟你伟大品格的深厚积累。原来你并没有走远,离我们很近、很真实。在你以前的亲友心里,你从未离开过,你的品质感染着他们,成为他们人生路上不竭的力量之源,让他们有勇气接力着传递你的精神。打开记忆的闸门,你的知情者眼里全是泪,而我采访录音录像的U盘里储存的是沉甸甸的细节。我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走近你,与你交流,与你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,追寻在一座思想高峰上。这于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,也是对我灵魂的一种提升。一味索取还是无私奉献?几分钟、几秒钟可以成就一个英雄,而雷锋成为楷模则是在小事中见精神,于平凡中成就伟大。雷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,因而流传着“雷锋出差一千里,好事做了一火车”的佳话。他将带着两个孩子、冒雨前行的妇女一路护送到家,他用自己微薄的津贴帮一位丢了车票和钱的路人买了车票,他把辛苦攒下的钱寄给遭受洪灾的地区、寄给战友生病的父亲…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一生的真实写照,也是雷锋精神的灵魂。其可贵之处就在于“雷锋精神,人人可学;奉献爱心,处处可为”。只要心存善念、互相帮扶,人人都能学雷锋、做雷锋。作为辽宁省鞍山钢铁集团矿业公司的一名管理员,郭明义多年来以雷锋为榜样,积极向上向善,热心公益事业,累计献血6万毫升,先后资助贫困生100多名。听着雷锋故事长大的郭明义,成为了“当代雷锋”。那一年,22岁的你走了,全中国都哭了,全世界都感动了。如果你活着,今年已经79岁了。56年来,你骄傲过、自豪过,被追捧过,也委屈过,被冷落过、误解过。没有个性的榜样,就像一具没有血肉的躯体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,人们把你的手表、皮夹克、皮鞋都锁进了箱子,不愿拿出来,也不敢晒出来;有人有意把你人生当中那些青涩的初恋情节抹掉,只为你在公众面前立起一个无欲无求的道德象征。表面上你很完整,其实这时的你并不完整,一个有血有肉的、活生生的你反而被尘封了;表面上你很风光,各地在轰轰烈烈地学你,你的形象被以千篇一律的面孔出现在教材上、文件中,其实这时的你不再属于真实的你,在人们的眼里被异化的你成了一个政治符号。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,也是一种拷问!事实上,有“瑕疵”的形象,并不妨碍人们学习你,反而更易调动人们向善的真情实意。生命有限还是价值无限?“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,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?你既然活着,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,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?我想问你,为未来带来了什么?”雷锋曾在日记中追问生命的意义,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”的铮铮誓言。尽管雷锋生命的长度只有22年,但雷锋精神的宽度和厚度已超越时空,历经60载鲜活依旧。个人与国家、小我与大我、利己与利他……新时代追“锋”人续写着一首首生命礼赞。疫情袭来,身患渐冻症的时任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不顾自身安危,夜以继日地从死神手里抢回无数患者的生命。有人问他,身体状况都这样了,为什么还这么拼?张定宇表示,“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,但为什么不让生活更丰满呢?”跨越60年的不谋而合,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。走过一个甲子,为什么总有人感叹“雷锋还活着”?在杨善洲数十年如一日开荒植绿的岁月里,在郭明义“助人为乐、奉献社会”的点滴善举间,在张定宇步履蹒跚、穿梭不息的脚步中……前赴后继的中国人用实际行动给了“雷锋七问”最好的回答。从一个人,到一群人。他们把对党和国家、对人民最深沉的爱浓缩在行动里、播撒在中华大地上,为我们树立起“人应该怎样活着”的生动榜样。

 


Baidu
sogou